掃描下方二維碼

在三門峽市緊鄰黃河的陜州風景區(qū)內(nèi)有一座高大的建筑——陜州鐘鼓樓。鐘鼓樓又稱譙樓,相傳始建于唐代,歷代皆有修葺,系古代進行瞭望...詳細介紹
在三門峽市緊鄰黃河的陜州風景區(qū)內(nèi)有一座高大的建筑——陜州鐘鼓樓。鐘鼓樓又稱譙樓,相傳始建于唐代,歷代皆有修葺,系古代進行瞭望、報時、報警的專用建筑。鐘鼓樓原建筑為二層磚木結構。樓上為單檐歇山建筑形式,面闊5間,進深2間,樓頂正脊有2個鴟吻、4個瑞獸,正脊中間有1個類似塔剎的寶瓶。墻壁采用青磚壘砌,墻上鑲有使幾塊薄石碑,鐫刻歷代書法家字跡。樓臺高大雄偉,跨街而建,氣勢恢宏。樓下是一條18米的磚拱門洞,洞南門口上方嵌有一塊石刻橫額,上書“陜州直隸州”。拱門洞內(nèi)兩側(cè)有19根木柱頂著大橫木梁,據(jù)說代表河陜?nèi)甑?9個屬縣,拱門洞北門口左右立有兩鐵人,為元代所鑄,傳說為鎮(zhèn)河之用。原鐘鼓樓于1976年被毀,......詳細介紹>>